第一氏族_章八一八 战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章八一八 战后 (第3/3页)

于是乎,本地百姓在万分惊异中,无不对反抗军的军纪军貌大加赞赏,并在跟亲朋好友茶余饭后的闲谈中,大肆褒奖反抗军。

    在百姓眼中,一支能做到与民秋毫无犯的军队,就是世间罕有的义军,如果将士还能没有架子,对百姓以礼相待,那便是天兵天将了。

    没几日,本地百姓与反抗军之间的隔阂渐渐消除,双方越来越能谈得来,赵宁经常听到彼此交谈时发出的笑声。

    这种转变自然不出赵宁预料。

    反抗军与一切革新战争之前的军队都不同,这种不同是由内而外方方面面的,一眼就能看出来,一接触就能感受得分明。

    在赵宁眼中,反抗军既是皇朝作战部曲,也是大晋的宣传队伍,他们每到一个地方,就能让彼处的百姓认识到大晋王师、朝廷的好。

    依照惯例,在本地百姓不那么恐惧反抗军,能跟反抗军正常接触后,赵宁让范子清安排一些大战时损失相对较小、不那么劳累的部曲,轮流出动去帮助本地百姓修桥补路、疏通水利灌溉沟渠,修缮在战争期间损坏的百姓房屋等等。

    碰到有人欺压良善,反抗军将士便会精神大振的上去主持公道。

    这些措施起到的效果早已被证明,旬日之间,费县、沂州的百姓便跟反抗军混熟,双方不说亲如一家、兄弟相称,至少也是军民相得。

    在费县、兖州之间的广阔地域上,无论城池市井还是乡村道旁,慢慢的遍地都是相处和睦、相谈甚欢,犹如多年好友的军民。

    相处过程中,反抗军将士把宣传先锋的角色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他们抓住每一个机会,或是干活休息之时,或是坐在酒楼对饮之际,甚至干脆是创造机会闲聊时,坚持不懈地向百姓讲述河北河东的世道是什么风貌,大晋朝廷是什么国策,那里的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。

    很多反抗军将士都是现身说法。

    他们用自己与家人的亲身经历,向本地百姓证明革新战争的种种好处,因为细节饱满、情真意切而格外让人信服。

    费县、沂州没多少金光教教坛与教众,金光教在这里的影响力很小,百姓受到的思想荼毒与禁锢没那么深,对大晋的仇视没那么重,也没有多出一批顽固的既得利益者敌视大晋。

    故而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。

    经过反抗军将士的卖力宣扬,大多费县、沂州的百姓都对河北河东的生活充满向往,很想自己也能过上那样的日子。

    当然也有将信将疑的百姓,他们这一生吃尽了苦头,不相信这个从古至今都混账的人间会突然变得那么美好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就需要赵宁有更加强力的措施。

    “殿下,下官来迟了。”周俊臣带着队伍风尘仆仆地赶到沂州时,正好碰到赵宁从外面巡察回来。

    “来得正好,不算迟。”

    赵宁招呼周俊臣等几个领头的文官坐下,看到这些革新官员都瘦了一圈黑了一圈,但无不精神奕奕,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,“郓州的革新诸事都处理得差不多了?”

    周俊臣拱拱手,不无自豪地道:

    “回禀殿下,郓州并及兖州部分县邑的革新诸事,俱已进入正轨,往后不需要下官等也能正常进行。正因如此,接到殿下的命令,下官才能立马带人过来。”

    赵宁点了点头:“你们的差事办得比我预计得要快一些,我会给你们记下这一功。

    “反抗军将士在沂州等地的第一批宣传攻势已经取得应有效果,你们有了在这里全面推行革新战争、进行革新建设的基础,往后这里的革新诸事就交给你们了。”

    周俊臣当仁不让,与众人一起站起身:“我等领命!”

    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