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三十七章 御剑下山 (第1/1页)
到底有没有人能够长生。 这个问题对如今的史煜来说太过遥远,对老观主来说更遥远。 若史煜告诉他,在道观苦苦修心一生,其实连修行之路都没有踏足,他会作何感想?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修行者的一生,长则千年,短则百年。而究竟有无人触及长生门槛,就不得而知了。 就连证道成仙的,也有大限一说,天君大人都有更迭,更遑论人间。 可能唯一长生者,是那山水神灵,若香火不断,金身稳固,是可以永垂不朽。 可至今也没听过哪个神灵能一直香火鼎盛的。 对于不确定的事情,史煜一直是不会多言。 面对老观主的问题,他也只能回避,转头看向门外,说道:“能否问道长生,其实……我也想知道。” 老观主闻言稍显失落,却也没过多沉浸其中,很快就调整好状态,问道:“先生应该是山上人了吧?” 史煜知道,老观主是知道一些修行中事的,因此他口中的山上人,说的是修士,与王大河口里的还不太一样。 但史煜还是摇摇头。 老观主便也不再多问这方面的问题,毕竟这位史先生,好似也不想多说。 只是他却不因此认为史先生就不是山上人了,恰恰相反,老道人越发笃定史煜的身份。 只因这位小先生,真有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,一个十几岁的孩子,与人交谈没有半点稚气,这谁信? 之后,史煜和这位老观主就聊了些道观中的奇闻趣事,以及老观主两名弟子。 看得出来,老观主对两个徒弟都很满意,可若是到了传承衣钵的那天,老人还是更愿意传给阿玄。 阿玄为人更沉稳,心思也更细腻,对道观中诸多事宜都极为上心。 而太二就不一样,虽自由在山上长大,可他的心始终不在观中,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,心性开放的太二,要更加聪明些。 而且老观主的安排,却是也是最稳妥的。 若是让太二继承道观,先不说能不能打理好,他自己的意愿也是很重要的。 就目前来看,多半是不愿意。 深夜,史煜在离开前,对老观主说了句话。 “人的一生,过得舒心就好,以道长的功德造化,至少可以在阴间捞个好差事,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长生?” 这话是史煜胡诌的,世上到底有没有阴间他都不知道,不过是为了安慰这位道长罢了。 老道人听到史煜的话,却好似得了某种解脱,释然了。 竟直接低下脑袋,坐在蒲团上睡着了,有轻微的鼾声传来。 史煜站起身,有个在门外探头探脑的少年,立马消失,很快又带着毯子走进来,盖在师父身上。 这才看向史煜,说道:“先生今晚跟我一起睡吧?” 史煜点点头。 于是一大一小出了门,太二小心翼翼的关上门。 外面雪依旧在下,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。 到太二的房间后,史煜没有躺下,而是盘膝坐在床上,按照仙灵录记载的方式,牵动体内两处窍穴中的灵气,打坐修行。 “先生这是要离开了吗?”半天没动静的太二突然问道。 史煜闭着眼,说道:“是啊。” “还会回来吗?”太二又问道。 “会的。” 史煜没有说实话,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,对于这次突然的游历,他准备不多,至于以后的路,就更不知道怎么走,好像没有计划,就这样下课山。 至于以后面临什么样的问题,或是发生什么事,会不会有性命之忧,更是半点不知。 大概除了道门的算命先生,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