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 (第5/6页)
天子志得意满,高兴非常,并于城楼上颁布了平播大诏。 朕缵承洪绪,统理兆人,海澨山陬,皆我赤子,苟非元恶,普欲包荒。属者播州小贼杨应龙…… ……于戏,我国家仁恩浩荡,恭顺者无困不援;义武奋扬,跳梁者,虽强必戮。兹用布告天下,昭示四夷,明予非得已之心,识予不敢赦之意。毋越厥志而干显罚,各守分义以享太平。 义武奋扬,跳梁者,虽强必戮。 午门城楼下的百官万民闻此无不激动,随后杨应龙被拖至灯市口处斩,其余从犯两千余人皆带枷绕城一绕,然后发配辽东。 次日皇明日报,新民报,天理报将此平播大诏刊之传遍四方,士民无不振奋,四夷无不胆寒。 万历坐步撵由十几名太监抬着缓缓走下午门。至于太子则亦步亦趋跟在天子身后。 今日如此场合是太子第一次陪同天子接受百官的朝贺。 林延潮,沈一贯等九卿皆着吉服在城楼下一并向天子行贺礼。 “平播之役全仰仗吾皇圣武昭宣,揽独断之上谋,不以众嚣而微动,决进剿之长策,虽小败却弥坚,故疆吏有所依凭,军资有所请给,功罪有所分别,以致穷取奇捷,超古震今,威加四方!” 天子闻言龙颜大悦道:“诸位爱卿亦有其功。” 林延潮继续道:“臣愧不敢当,臣有一言向禀告陛下。” 天子笑容满面道:“朕今日很高兴,正要回宫接受嫔妃们的庆贺,林先生长话短说吧!” 林延潮道:“启禀陛下,眼下两宫已毕,倭国播州已平,又多了倭国岁贡百万两之银,太仓之困实已缓解,矿税实已不必再行,臣请陛下撤回派至各省的中使,废除矿税负,使商路畅通,纾困于百姓。” 顿见天子笑容少了大半。 林延潮知道在这个时候进谏,并非是一个很好时机,很容易惹天子不悦,但为官有时候当圆滑,有时候又不能太圆滑。 天子看向林延潮道:“朝鲜,播州之役若非林先生运筹帷幄,朝廷焉有今日之风光。” 林延潮道:“这都是列祖列宗庇佑,臣仰仗陛下之洪福,三军用命报答君恩,臣不敢窃据其功。” 天子道:“林先生,你是治世之才。” 说到这里天子转身对身后的太子言道:“为人臣者,德,才,忠三者实难兼备,如林先生这样的,可以为百官表率了。” 太子闻言看了林延潮一眼,向天子道:“儿臣谨遵父皇教诲。” 说到这里天子对林延潮道:“你功劳在朕心底,其余不用多说,几日内就会有旨意下达。” 听到这里林延潮哪不知天子的路数,仍是道:“臣谢过陛下,但矿税不可不废啊。” “太急了吧。” “矿税不废,臣又如何能在五年内使商税为国入。” 天子微微笑道:“林卿,朕今日实已疲,此事以后再议!” 林延潮还欲再言,但见天子已是起驾离去。而太子见此向林延潮点了点头,也跟上天子仪仗。 看到这一幕,林延潮默立良久,一旁于慎行上前道:“次辅,改日再劝吧!” 林延潮回过头对于慎行道:“天下之任,何其重也。仆敢不兢兢业业,如何能一日拖一日呢?” 数日之后,炎夏过去,一场秋雨过后,京城里终于有了几分凉意。 这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午后。 紫禁城城头盘飞的雀鸟依旧如常起起落落。 李俊手捧着黄包袱与十几名太监至内阁宣旨。 林延潮一见李俊有些出乎意料,自上一次天子要暂缓太子册封后,李俊已很少如此大张旗鼓。 哪知李俊却满脸堆笑地对林延潮道:“林老先生大喜啊!” 一旁的沈一贯,李俊也对他道:“沈老先生也是大喜啊!咱家在这里献给两位老先生道贺,事先讨些赏钱。” 林延潮,沈一贯对视一眼,做官到了他们这一步,对于下面的事心底都有几分了然。 “岂敢。”林延潮淡淡笑道。 午后秋阳斜照,一道穿堂风吹过,林延潮不由眯着眼睛,伸手捋了捋须,身上的大红蟒衣随风微微鼓起。 远处内阁中书,阁吏正穿梭各房有条不紊地处理公事,中使来内阁宣旨或传达口谕,这是常有的事,丝毫不影响他们。 林延潮面望着这一切,然后对李俊点了点头。 李俊打开黄包袱捧旨上前走向了北位,然后转过身对林延潮道:“林老先生接旨吧!” 林延潮清了清喉咙,拜下道:“圣躬万福!” 李俊也清了清嗓子,朗声念道:“奉天承运皇帝,制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