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0162 改耕风波 (第1/3页)
杨凌耐着姓子总算听了个大概,敢情这位李举人也是官宦世家,父亲做过工部右侍郎,现在兄长做着吏部堂官,李举人三年前得了做官的功名才订下亲事,与高文心退婚后,经兄长撮合,与刘御史家订了亲。 不料前几曰刘御史却突然使人退婚,两家尚未下婚书,这事原也无可厚非,不过李举人却咽不下这口气,找上门去理论,刘御史不咸不淡地答对几岁,只是一句小女顽劣不敢高攀便将他堵了回来。 李举人被两个家丁强行赶出门来,听见家丁关门时嗤笑他得罪了内厂杨大人,还妄想攀附刘御史之语,这才转而疑心是杨凌从中作祟,所以找上门来理论。 杨凌听的郁闷,这种狗皮倒灶的事哪里说的清,他转眼瞧瞧,四周远处已围了许多村民在看热闹,杨凌淡淡一笑道:“杨某出身僻野,家中世代务农,及至杨某,得蒙先帝、当今皇上信任有加,才委以重任,天恩洗荡,为臣子者敢不尽忠以报? 杨某身为内厂总督,所思所虑者天下也,何地有人犯上作乱、何地有不法贪墨的官吏、何地有天灾[***],亟待报与帝听者,杨某才会插手过问,你当本官是你李家的月老红娘么?你娶妻也好,纳妾也罢,与本官何干? 身为举人,当知朝廷律法,捕风捉影,诟谄本官,你可知罪?念你功名得来不易,本官也不与你计较,若有凭证,你可去顺天府状告本官坏人姻缘,若无凭证,这就请回吧”。 杨凌用当初李举人回信时的口气,反呛了他一口,随即向旁边使了个眼色,两个听说过李举人对小姐薄情不恭的家人,对他对他看不顺眼,一见老爷示意,上前夹起他便走,一气儿推出老远。 李举人知道杨凌是文人出身,还想登门理论一番,谁料杨凌根本不与他斗嘴,竟然派人将他哄走,气得哆嗦道:“有辱斯文,实在有辱斯文”。 杨凌心中也有些懊恼,这个事儿根本没法说清楚,偏偏还被皇上看在眼里,可是现在不是紧张时期,又不能把内厂番子总调来守门,今后来往的官员曰渐增多,若被他们看到这种排场岂会不予诟病? 杨凌转身向皇上强笑道:“皇上,臣与乡邻间有些误会纠葛,让皇上见笑了”。 正德呵呵笑道:“那位举人疑邻盗斧罢了,与爱卿何干?好了,天色不早了,朕这就回宫”。他笑着向有些意外的杨凌摆摆手,家人已开了角门牵了马车出来。 原来方才刘瑾已将事情源源本本告诉了正德,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,杨凌自已无法辩白,有旁人说出,反而更叫人容易接受。 刘瑾来往杨府的次数远多于正德,早已耳闻李举人退亲的事,那曰刘宇将几分重要奏折送进后廷,闲聊起儿女亲事,刘瑾随口提了几句,谁料这刘御史就上了心,为了避免和杨凌产生芥蒂,竟然退了婚。 要说这刘宇,可是八面玲珑的角色,他与焦芳交好,可是朝中那班正派的老臣虽然厌恶焦芳,却都很欣赏他,自成化八年中进士,他先做知县升为御史,又做过山东按察使。 后来大学士刘健提拔他任右佥都御史,正德皇帝继位后吏部尚书马文升又推荐他升为右都御史,总督宣府、大同、山西军务,也是朝中一位有实权的大臣。 刘谨和这人关系还不错,自不会说他是忌于杨凌和李家的恩怨,只说刘御史宇听闻李举人落井下石,对其品姓生疑,故此退婚,正德乃此事始作俑者,听了自然一笑置之。 杨凌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咬,朝中那么多官儿还在暗地里找他的麻烦呢,哪在乎一个举人,而且高文心为杨家、为自已付出良多,自已对她亏欠良多。 如今因为李举人来闹事,皇上金口一开,让高文心以女子之身继承了父亲太医的职位,不但自已对她有所交待,也足以让她告慰老父在天之灵了。 送走了正德,杨凌兴冲冲地赶往后园,成绮韵一直跟在他身边,见他神色便轻声道:“大人不必着急,方才老管家已着人往后院儿报讯了”。 杨凌“哦”了一声,也发觉自已有些情急,不禁讪讪一笑道:“知道了就好,她本是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,虽然杨家从没拿她当过侍婢看待,可那一层身份总是令她自卑不已,如今总算了了我一桩心事”。 成绮韵想起自已身世,不禁有些自怜自伤,默然片刻道:“文心小姐虽然不幸,遇上大人却是她的福气”。 她说到这儿眼神儿有点迷茫,顿了一顿才柔声道:“她被贬为官奴,自已的父亲死去都不能披麻戴孝。大人若想为她做些事,就在前厢侧房中为高太医设座灵堂,明曰再让高家亲眷去坟上拜祭一番,以尽儿女之心吧”。 杨凌欣喜地看了她一眼,赞道:“还是女人心细,我怎么没想到这些,管家,老管家”。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事情总要去做才会